2014-07-21
专家介绍:
张广柱,五常水稻所研究员,毕业于八一农垦大学农学系,后进修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现任五常水稻研究所所长,参加和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并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发表科技论文6篇,熟悉精通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联系电话:0451-53506900(办) 手机:13945020078
闫平,五常水稻所研究员,毕业于佳木斯农校农学专业,后进修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现任常规育种室主任,获我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参加和主持选育松粳号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14个,参加和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主持和参加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联系电话:13945020363
牟凤臣,五常水稻所副研究员,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任五常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毕业后一直从事水稻育种、栽培工作,参加选育松粳号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13个,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 联系电话:13704888221
郑福余,五常水稻所副研究员,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任杂优育种室主任,毕业后一直从事水稻育种、栽培工作,参加选育松粳号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12个,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发表科技论文8篇。 联系电话:13936023918
张君,五常水稻所副研究员,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任水稻栽培室主任,毕业后一直从事水稻栽培工作,参加选育松粳号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12个,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发表科技论文6篇。 联系电话:13936614558
周劲松,五常水稻所副研究员,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后进修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水稻育种、栽培工作,参加选育松粳号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12个,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发表科技论文7篇。 联系电话:13136675865
品种推荐
品种名称:松粳6号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35天左右,所需活动积温2500-2600℃(相当于牡丹江19熟期)。株型收敛、叶色深绿、活秆成熟,株高90厘米;穗长18cm,结实率高、籽粒饱满,每穗平均实粒数100粒,千粒重25.5g, 米粒细长、品质好,米质分析多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分蘖能力强、抗稻瘟病能力强;每公顷产量潜力9500公斤。
栽培要点:适宜中上等肥力种植,密度10×5或9×6寸,每穴2-3苗。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和第二积温区上限种植。
品种名称:松粳9号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40天,比藤系138晚2-3天,所需活动积温2650-2750℃;株型收敛,剑叶上举,叶色深绿,活秆成熟。株高95-100cm ;成穗率高,穗长23cm,每穗粒数最多可达170粒以上,千粒重26g,熟色好,米粒细长,品质好;分蘖能力中上、抗倒伏;公顷产量潜力10000公斤。
栽培要点:适宜中上等肥力种植,密度10×5或9×6寸,每穴2-3苗。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种植。
品种名称:松粳10号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28天,相当于东农416熟期,所需活动积温2450-2500℃;活秆成熟,株高90cm;穗长15cm,平均穗实粒数80粒,千粒重25g,熟色好,米粒细长,青白、透明、食味好;公顷产量潜力8500公斤。
栽培要点:适宜中上等肥力种植,密度9×5或9×6寸,每穴2-3苗。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和第一积温区山区种植。
品种名称:松粳12号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38天,相当于藤系138熟期,所需活动积温2600-2650℃;株型收敛,剑叶上举,活秆成熟;株高95cm,穗长22cm,穗平均粒数115粒,千粒重26g,熟色好,米粒细长,青白、透明、食味好;分蘖能力强。公顷产量潜力10000公斤。
栽培要点:适宜中上等肥力种植,密度10×5或9×6寸,每穴2-3苗。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种植。
联系人:闫平、郑福余、张广柱、牟凤臣
联系电话:0451-53506217、53506900、53506456
技术推荐
优质超级稻松粳9号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这是一项良种良法相配套,既发挥品种生产潜力,又结合实际,组装配套的先进生产技术。通过播种密度对比试验确定了平播状态下,适宜的播量为300-400克芽种/平方米;通过不同肥力水平试验,确定了亩产600公斤和700公斤的施氮水平应为每亩纯氮10公斤和13公斤左右;通过密度对比试验,确定了适宜的栽培密度应为行距9寸,穴距4-5寸,每穴3苗。同时该项技术还结合凌启鸿先生的叶龄模式栽培技术和作物群体质量调控技术等先进的技术管理体系,确定了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14叶水稻品种的叶龄进程,及生育转换期、灌浆期等关键时期的水稻群体质量技术指标,通过这些科学参数的确定,使我们进一步科学精确定量指导水稻生产成为可能。该技术适应区域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
联系人:牟凤臣 联系电话:53506456
下一篇:土肥所召开所乡共建总结大会
主办单位:2024澳门原料网1688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2024澳门原料网1688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