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新闻 >> 正文

重点新闻

院士龙江行走进省农科院驻佳试验田 调研粮食产能提升情况

2024-09-02

9月2日,中国工程院黑龙江省粮食产能提升院士行走进佳木斯市。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旭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守攻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金宁一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蒋剑春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和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一行先后深入2024澳门原料网1688佳木斯市郊区科技增粮示范田、水稻研究所试验田及相关涉农企业、村镇,围绕农业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和黑龙江省提供粮食产能的科技瓶颈问题开展调研。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申甲,党组成员、副院长卢淑雯陪同调研。

图片

图片

院士龙江行调研团首先来到位于佳木斯市敖其镇的省农科院科技增粮示范田。“今年年初,省农科院实施了百县(场)千村(社)科技增粮示范工程、产能提升服务工程开展科技增粮行动”,省农科院人员介绍道,“敖其镇大豆单产提升示范田共计500亩,主要种植了省农科院自主选育的大豆品种‘绥农52’”。在示范田管理过程中,省农科院科研人员严格执行大豆“增产链”技术模式,围绕优选品种、菌肥培土、大垄密植、合理密植、科学除草、化学控旺、叶面营养、综合防病防虫以及机收减损收获等技术环节均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流程。特别是在今年前期低温、多雨、寡照及局部内涝造成苗期长势弱的情况下,省农科院通过持续跟踪技术指导,抢抓时机、科学施策,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豆生长。“目前田间长势良好,后期如不出现极端天气情况,预计能够达到垧产8000斤的既定目标”。在“大豆病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示范田,现场展示的技术是由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基于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项目研发而成。科研人员介绍,“示范田以抗病品种为核心,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实现了大豆生产的高产”。听到科研人员的介绍,院士们对省农科院的科技增粮行动纷纷点赞。

图片

九月的龙江,天朗气清。行走在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试验田里,水稻长势喜人,金黄色的稻穗铺满了田间,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院士龙江行调研团边走边看,详细了解了水稻自主选育的“龙粳31”“龙粳57”等品种优势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以及“龙粳113”和“龙粳308”等生产试验品种的特征特性及示范表现情况,并就寒地水稻生物育种概况、栽培过程中水肥管理、水稻冷害发生程度、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等与科研人员进行深入交流。陈温福院士对龙粳系列水稻品种应用,特别是对“龙粳31”的选育及推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科研人员在寒地水稻抗病、耐冷种质创新等方面工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他们慎始如初、深耕钻研,为推进龙江粮食产能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做新贡献。

图片

在重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台鲜红的大型农机具吸引了院士们关注的目光。这台机器就是2023年由省农科院农机院以技术转让形式与重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鲜食玉米收获机。“这是我国首台(套)重型铰接式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其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负责现场介绍的科研人员介绍起这台机器来自信满满。据了解,鲜食玉米收获机采用了全液压驱动,具有设备成本低、可靠性强、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具备系统监测、故障诊断、辅助作业等功能,可实现鲜食玉米柔性低损摘穗,果穗无损横向输送、收集。通过重型铰接式底盘和高效清选风机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它还具备大型农机陷车脱困能力强的特点。“正是通过院企深度融合,我们不但完成了高端智能鲜食玉米收获机批量制造和首批产品应用,还进一步形成了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图片

图片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国工程院一局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主办,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和2024澳门原料网1688共同承办,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及视察黑龙江省期间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黑龙江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高端优势,研讨实现黑龙江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科技支撑作用的具体体现和预期贡献指标,继续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图片

中国工程院一局局长罗莎莎,中国工程院一局农业学部办公室主任黄永,中国工程院一局农业学部二级调研员郑召霞,黑龙江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刘爱丽、佳木斯市委副书记庞海涛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