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新闻 >> 正文

重点新闻

遥信所毕洪文研究员做客中国之声:科普数字农业技术

2022-05-01

4月30日晚,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毕洪文研究员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栏目,就数字农业接受科普访谈。

当下,农业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等一系列说法伴随着科技的浪潮席卷而来,如何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是数字农业科普的前提。毕洪文研究员首先就智能农业、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等概念进行了详细的科普,让听众对各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随后,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就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农业,如何在从春耕到秋收的农业各个生产环节针对不同的作物、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气候环境特点起到的不同作用,进行了讲解;对比了数字化农业生产相较传统耕种方式的提升与好处。

数字化高科技设备的引进是否会提高农业的成本?这是许多农业生产者的困惑之一。毕洪文研究员结合自身30余年工作中一些典型案例,用真实的数据和成效展示了数字农业的便捷和高效,并指出“在规模化农业生产主产区,数字农业的投入一定会小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产品附加价的提升”,同时随着信息化生产设备成本的降低、技能型农民结构的提高,数字农业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她还就数字化农业利好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科普介绍。

面对未来农业农村对数字农业的要求,毕洪文研究员表示,数字农业从“点”的突破到“面”的应用还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在生产要素上更加发挥数据的作用,重点突破农业数据的融合,增强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技术的攻关,研发低成本的生产智能技术工具。“目前,省农科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在院党组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全力推进省农科院的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尤其在各专业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攻关,通过云、网、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数据‘一张图’和云网‘一体化’”,对数字农业的发展毕洪文研究员更是信心满满,“未来4.0的时代将是以无人化为特征的智慧农业时代,新技术、新装备、新平台、新手段、新理念、新模式一定会加速提升现代农业的步伐,以‘电脑’强化‘人脑’,用‘机器’替代‘人力’,用‘自主’替代‘进口’,并最终实现生产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