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9
12月17日,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优质抗逆水稻新品种选育”项目组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了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全面回顾2021年进展并部署2022年项目工作。专项各课题主要负责人共计25人参加会议。会议邀请到省农科院副院长来永才研究员、省科技厅二级调研员刘淑艳、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卜庆云研究员、省农技推广总站董国忠研究员、省农科院绥化分院闫春艳研究员作为特约点评专家出席会议。专项首席、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副院长聂守军研究员主持会议。
来永才副院长在致辞中对科技厅多年来对省农科院的支持与关注,特别是对“百千万”项目执行过程中给予的指导表示感谢。他表示,“百千万”项目中省科技厅是“出卷人”、执行单位是“答卷人”、市场应用者是“阅卷人”,“考卷”就是要解决我省水稻产业升级中各种“卡脖子”问题。要想答好这张卷子,就需要我们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不但能解决科技创新理论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科技成果落地的问题。来永才希望项目组成员能够按照绩效考核的要求,扎扎实实在突破性种质资源创制上积累成果,筛选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让科研人员在全省“有为”更“有位”。
刘淑艳二级调研员从专项科研管理方面进行了指导。她要求专项各团队在产学研过程中要围绕绩效考核“四问”,在原有成果基础上总结好相关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解决什么瓶颈问题”“为企业和产业化做出了什么贡献”;要围绕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生物产业三年行动方案》等科技创新工作的最新指示,加大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的选育力度,特别是加强生物产业的研究,把“中国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与时俱进调整专项管理形式,落实专项执行期间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推进专项动态管理。刘淑艳希望在聂守军首席的带领下,专项各团队成员能够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精神,尽快梳理专项的亮点及成效,加大成果宣传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随后,来自东北农业大学、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以及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耕作栽培研究所、水稻研究所、绥化分院的专项课题主要负责人汇报了2021年专项工作及成果,并对下一步任务进行了计划。
据了解,专项执行以来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就:累计创制优异种质资源30份,审定新品种8个,建成1000亩以上优质水稻示范基地4个,累计推广新品种50万亩,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9项、获得授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带动企业新增营业收入2204万元。其中,育成的优质、稳产、抗逆水稻新品种“绥粳309”实现多优集成,广受稻农及米业青睐,现已开展优质米试生产,并与种业实现成果转化;育成的优良食味新品种“松粳60”通过成果转化推动科企合作,受让企业黑龙江金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在五常市推进该品种规模化种植,大力实施“品种+产地+品牌”经营模式,使该品种成为我省又一主打优质米品种;育成的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龙粳1755”获得“第八次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一等奖”,实现了我省第三积温带稻米品质的重要突破。
卜庆云研究员、董国忠研究员从专项成果落地方面进行了点评。专家们对专项执行期内完成的诸多工作、取得的诸多成果给予肯定,并希望在下一步工作中各团队成员要及时与市场需求对接,针对水稻生产中的“卡脖子”问题开展攻关,做“接地气”的水稻育种研究;要在水稻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上下功夫,明确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有哪些特点、特性,与以往品种有哪些不同之处,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好品种真正种在农民的田里、装到农民的碗中。闫春艳研究员就项目资金使用和预算调整等问题进行了辅导。
最后,聂守军首席进行了总结。他对专家们的点评和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在今后专项执行过程中将认真对标任务书、领会落实专家合理化建议,把不足之处弥补好。同时,他也对下一步专项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希望专项各研究团队要针对项目的考核指标做好成果的凝练与总结,避免出现“盖被子”的情况;要提前谋划好专项2022年的试验、展示、示范工作,做好迎接科技厅领导现场检查的准备;要注重对育成品种的推广和宣传;要合理、合规、合法进行专项经费的使用,确保资金最大限度应用。
主办单位:2024澳门原料网1688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2024澳门原料网1688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