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5
9月4日,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二期“东北北部春玉米、粳稻水热优化配置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和三期“黑龙江低温黑土区春玉米、粳稻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议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并同步设置了财务审计和技术创新2个主分场进行评价考核。评价会开幕式由三期项目主持人柴永山研究员主持。
“粮丰”专项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 “粮丰”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赵明研究员,“粮丰”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师范大学李春喜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峰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吉林省农科院王立春研究员及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张相英研究员7位专家组成了综合绩效评价专家委员会。
黑龙江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调研员刘淑艳处长代表省科技厅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表示,国家将“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落户在黑龙江省,就是旨在有效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精神,帮助黑龙江省解决粮食生产面临着重大问题,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职能部门的通力支持和配令,“粮丰”项目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为粮食作物增产新技术、示范新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支撑黑龙江省粮食总产“十七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她希望两个项目组能够按照综合绩效评价的有关要求,实事求是、原原本本,将课题实施以来的情况,尤其是在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创新情况以及示范应用方面,凝练出标志性的成果。希望专家委员会根据各课题完成情况,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既为本项目结题验收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推动课题科技成果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转移转化和示范推广,更是为“十四五”争取国家各类项目奠定基础。她最后表示,通过两个项目的实施,能够梳理创新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把产学研所形成的技术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黑龙江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当好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管理二处处长张昭在讲话中,对项目组在执行期间做出的大量研发工作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亮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以“12345工作法”为指导,始终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坚持面向问题导向和产业导向,提升科技服务产业的创新度、关联度和贡献度,力争做好与项目团队、咨询专家、上级部门和专业机构之间的对接,为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他希望,两个项目组成员要高度重视项目验收工作;要按照项目的工作任务与重要时间节点,完成好后续的验收工作;要认真梳理、凝练总结项目执行期内的创新点和优秀成果,确保每个项目均能有1-2个亮点。他还希望,绩效评价专家组成员要严格把关,为项目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整改措施;项目组各位专家要虚心听取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组织学习消化吸收和落实,抓紧部署下一步工作,毫不放松,切实完成项目考核任务,迎接最终的项目验收。
二期项目主持人李文华研究员代表两个项目组对综合绩效评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以及省科技厅在项目立项、实施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关怀、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对项目各课题主持人、团队成员为项目结出丰硕成果付出的艰苦努力给予肯定;对财务和审计人员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费合理支出给予的指导表示感谢。他表示,目前正是两个一百年的重要交汇点,建设科技强国的任务已经摆在了每位科技工作者的面前。特别是黑龙江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农业强省,这就更需要科研人员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核心作用。李文华希望,全体项目成员要高度重视项目的综合绩效评价和验收工作,凝练汇报出成果亮点;同时要认真听取综合绩效评价委员会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的项目验收做好准备,为今后的科研创新工作做好积淀,并将项目取得的成果推广出去,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黑龙江时提出的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生产的“绿色增长”的要求,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7年启动了二期“东北北部春玉米、粳稻水热优化配置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项目,2018年启动了三期“黑龙江低温黑土区春玉米、粳稻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项目整合了2024澳门原料网1688、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等省内近30家科研单位、大学、农技推广部门的700余位科研人员联合攻关。项目执行的4年间,实现了先进技术的“综合效应”、大面积机械化示范推广的“规模效应”和示范单位的“协作效应”,全面提升了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益。在农作物的播种期、苗期、生长期和收获期等各个关键时期,协同合作、集智攻关,针对限制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生产关键问题,创新形成了6项节本种植技术、组装形成了7项水稻技术模式和4项产后减损技术模式。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玉米、水稻单产较“十三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提高6.99%,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0.3%~22.2%,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5.49%~17.59%,气象灾害损失率降低了3.5%~4.8%,化肥利用效率提高了10.2%~12.8%,病虫害损失率降低了3.5%~9.61%,生产效率提高了20.23%~22.53%,产后损失率降低1.06%~6.40%,项目累计增产粮食150.3万吨,增加效益33.56亿元。
经过一天的财务审计和技术创新综合绩效评价,委员会专家认为两个项目提交的绩效评价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符合综合绩效评价要求。二期项目各课题以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在适应机械化的优良品种鉴选与配套栽培、土壤养分活化与耕作、肥料高效利用、节本环保病虫防控、机械化栽培稳产增效栽培等关键技术方面重点打造了玉米、水稻产区经济、高效、环保、绿色的施肥技术体系及环保防控体系;三期项目各课题以技术示范推广为核心,高效破解了良种良法配套、土壤培肥耕作、节本减排等技术的瓶颈问题,并将先期启动的“粮丰”项目成果通过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进行了推广应用,实现了提升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同时,各课题管理规范,组织实施高效,均实现了人才培养;各课题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专家一致同意通过绩效评价。
主办单位:2024澳门原料网1688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2024澳门原料网1688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