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8
项目名称: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与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2024澳门原料网1688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
获奖类别、等级: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吕典秋
其他完成人:白艳菊、胡林双、李勇、闵凡祥、范国权、宿飞飞、王晓丹、李学湛、高艳玲、邱彩玲、王绍鹏、魏琪、张威、张抒
第一完成人简介:
吕典秋,1973年生,男,博士,研究员。现任2024澳门原料网1688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经济作物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青联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副主席、中国青年科技者协会理事。同时,兼任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种子协会马铃薯分会副会长、国家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SCI学术杂志《Potato Research》特邀编辑,北美马铃薯协会(PAA)和欧洲马铃薯协会(EPA)会员。2012年,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黑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马铃薯栽培生产及病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及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重点、国际合作等项目20余项。主持起草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鉴定成果12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注册权2项。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主笔或通讯作者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著作2部。
项目简介:
(一)研究背景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单产仅为17.02吨/公顷(2014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由于我国缺少有效的种薯质量检测技术手段和主要病害防控方法,造成种薯质量不高,合格种薯匮乏。这种现状也是导致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急需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与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以提高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二)主要技术方案和内容
针对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差,缺少有效的种薯质量检测与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的问题,开展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技术方法研究,种薯认证体系建立,主要病害检测试剂盒研发,病原与寄主互作机制、病原分子鉴定及主要病害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等研究,并进行技术集成,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的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与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体系。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主要科技创新点
1.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种薯 6 种主要病毒 DAS-ELISA 和类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建立了马铃薯病毒、类病毒、品种纯度及马铃薯疮痂病、早疫病和黑痣病等病害鉴定技术方法。
2.创建了马铃薯原原种和大田种薯的实验室、田间及仓储种薯质量检测技术方法,首次建立了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溯源 O2O 平台,建立了适合我国的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与认证技术体系,填补了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的空白。
3.揭示了晚疫病病原菌群体特性,首次阐明了马铃薯晚疫病菌与寄主抗性蛋白互作机制,率先研发了马铃薯晚疫病决策支持系统,对晚疫病防治效果达到 90%以上;明确了马铃薯主产区蚜虫种类及迁飞规律,建立了马铃薯种薯田蚜虫监测系统及综合防控技术方案,病毒病防控率提高15%以上。
4.集成创新了种薯质量检测及全程跟踪溯源技术,建立了适合我国的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与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体系。
(四)授权专利情况和知识产权情况
共获得专利7 项,其中发明专利 2 项;软件著作权 2 项;出版著作 2 部;发表论文 107 篇,其中SCI 论文 7 篇;制定标准 12 项,其中,国家标准 1 项,行业标准7 项。
(五)达到的总体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比较
该技术在黑龙江、内蒙古、甘肃、辽宁、山东、河北、云南、福建等省份的马铃薯主产区得到应用推广,马铃薯的平均单产达到42.9吨/公顷。2010 年,在齐齐哈尔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马铃薯大面积单产达到77.14吨/公顷,突破北方寒地马铃薯单产记录,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生产技术水平。
(六)技术成熟度和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该配套技术已累计建立示范基地 15 处,示范总面积 2.53万公顷,示范区单产由19.95吨/公顷提高到42.9吨/公顷,新增利润为21.3 亿元。累计辐射面积26.7万公顷,辐射区单产由17.02吨/公顷提高到28.2吨/公顷,增加社会效益102.9 亿元。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马铃薯商品薯生产提供了质量合格的脱毒种薯,全面提高了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保障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
信息来源:院科研处
图片文字: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
执行编辑:院机关党委李南南
责任编辑:院机关党委于佰双
主办单位:2024澳门原料网1688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2024澳门原料网1688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