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

黑龙江日报:新品当家瓜菜香

2014-07-21

文/本报记者 张桂英

摄/本报记者 陈猛

7月龙江,正是粮食作物旺盛生长的关键时期,而此时,棚室、大地蔬菜已陆续进入采摘期。日前,记者深入现场感受蔬菜生产的火热场面和菜农的采收喜悦。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小赵家村,农民朱永成正在进行旱黄瓜的采收。大地上连片种植的黄瓜秧,结满了密密的果实,长势喜人。朱永成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肯定赚啦。真没想到,这品种这么好,果型好,口感好,而且还早熟、高产。我4月底播种,到6月20日头茬黄瓜就上市啦,一亩地摘了700多斤,一斤就卖3块多钱。”

让朱永成赞不绝口的好品种,是省农科院自主培育的“绿剑”旱黄瓜品种。省农科院园艺分院院长陈立新告诉记者说:“这个2011年审定的新品种,对市场的冲击不小。”

原来,此前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旱黄瓜,其生产颇不容易。品种都被来自荷兰、以色列、韩国的洋种子所垄断,种子供应受制于人,菜农效益难有保障。而我们当地的品种多以水黄瓜为主。面对这一生产实际,省农科院园艺分院潜心研究地产旱黄瓜新品种。几易寒暑,“绿剑”终于诞生,并迅速击败洋品种,成为我省及吉林、内蒙等北方省份的主栽品种,温室生产亩产可达4万元。

记者从省农科院园艺分院了解到,近年来,伴随我省对蔬菜产业发展的全新定位和高度重视,该院先后与安达、同江、肇州等20多个市县开展了科技合作共建,在呼兰、青冈、双城等地建立服务基地40余个。近30余项蔬菜生产先进技术、100多个蔬菜优良品种的输入,总面积达200余万亩,占全省蔬菜生产面积的50%,使这些市县的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离开小赵家村,来到位于双城市水泉乡三邻村的高效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村支书高希英告诉记者:“自打跟农科院攀上了‘亲’,俺们村的变化可大了——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带拐弯,去年达到1.5万元,光轿车就添了5辆;全村700多户,有近百户在市里买了房;过去,全村耕地基本都种大苞米,如今大棚建起300多,露地瓜菜面积发展到2000多亩,4000亩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玉米,亩增产30%以上。这不,园区马上要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消费者上网一点击,就可以看见园区瓜菜的生产过程,好坏一目了然。”

三邻村,虽然近邻哈尔滨,但长期以来却一直清一色地种着大苞米,农业生产很落后,农民增收缺门路。“说实在的,专家刚来时,我们都有点不适应,人家都是省里的大专家呀,可比俺们农民都勤快,每天早起巡棚,园区内60个大棚、21个温室,走一遍下来就是8里地,还有露天的菜地和玉米,都得看一遍。20多名专家,4天一个班,轮流值班。”说起园艺分院的专家,高希英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说话间,我们迎面碰上了从青椒大棚走出来的园艺分院年近六旬的老专家郭亚华。她可是业内赫赫有名的太空椒发明人。这么知名的专家每次也要在这里值守4天?对记者的疑问,郭老师乐呵呵地说:“对呀!现在你到院里办公室是找不到人的,大家都在田间地头。”

作为专家轮流值班的总协调人,园艺分院西瓜研究室主任王喜庆有了个新称呼——“点长”。他告诉记者,有时候一天就得派两拨专家过来。“工作虽然辛苦,但农民得实惠,我们就很欣慰。通过在三邻村的实践,我们希望探索出一条科技服务生产的新路,除了专家值班制、工作日志制、专家巡检制,我们还实行专用品种负责制,不仅专家固定,从事生产管理的工人也要固定,一对一地培养,争取园区建好之时,给农民朋友留下一支扎根不走的专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