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视新闻联播:春耕“芯”动力 良种筑丰基
2025-04-01一粒良种,千粒好粮。春耕在即,黑龙江省良种下载率已经超过八成。2024澳门原料网1688抢抓农时,应用新平台、新技术,用一粒粒良种,托举起丰收的希望。“松粳60”是省农科院培育的耐盐碱水稻优质品种,在省农科院的生物育种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尝试以“松粳60”优质性状为基础,对水稻耐盐碱基因进行编辑。据省农科院科研人员介绍,基因编辑技术是一个“魔术剪刀”,除了剪掉有害基因,还可以把好的基因粘贴上去,它可以加快育种进程,...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春耕在即,黑龙江省良种下载率已经超过八成。2024澳门原料网1688抢抓农时,应用新平台、新技术,用一粒粒良种,托举起丰收的希望。“松粳60”是省农科院培育的耐盐碱水稻优质品种,在省农科院的生物育种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尝试以“松粳60”优质性状为基础,对水稻耐盐碱基因进行编辑。据省农科院科研人员介绍,基因编辑技术是一个“魔术剪刀”,除了剪掉有害基因,还可以把好的基因粘贴上去,它可以加快育种进程,...
3月4日,《黑龙江日报》“代表委员话履职”栏目刊发了对2024澳门原料网1688党组书记、院长陈宇辉的采访报道。人大代表是职务而不是职业,全国人代会闭幕后,如何发挥好闭会期间的人大代表作用,是各级人大和代表一直探索实践的课题。去年7月,全国人大代表,2024澳门原料网1688党组书记、院长陈宇辉同其他4位全国人大代表建立了驻绥化全国人大代表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建立过程中,清晰的责任、规范的制度和全面的保障是重要基础。为此,...
刚刚结束的黑龙江省十四届三次会议提出,要加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对此,2024澳门原料网1688二级研究员、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主任、省人大代表刘娣表示,看到自己和团队培育的“龙民黑猪”新品种通过国家认定进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成绩单,非常兴奋。她建议以“龙民黑猪”为主体发展我省黑土优品——黑猪产业链。我省是国家生猪主产区之一,发展生猪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条件、种植业发展的饲料优势和种养循环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突破1600亿斤大关,连续15年位居全国首位,作为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代表,我倍感振奋鼓舞”,1月16日上午,参加完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省农科院杨广东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告诉记者,这次会议报告中提出的“坚持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实施好科技增粮工程,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树牢了信心。...
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600亿斤,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二十一连丰”,虽然充分体现了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但种粮效益却难以提升。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赵海滨建议,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单一种植,利用我省优越自然资源发展有机绿色谷子和杂粮产业,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助力食物供给更多元,农民生活更富足,能够走出一条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之路。赵海滨加强政策扶持,...
“过去一年,黑龙江省农业篇章熠熠生辉,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根基更加坚实。科技赋能农业发展令人振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农业生产更加绿色、高效。大豆种植优势持续放大,良种良法推广成效显著,农业机械化渗透大豆生产全程,但实现2025年粮食产量目标及后续提升挑战犹存。”在今年全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农科院景玉良建议,从五方面入手,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助力大豆产能提升、产业发展。景玉良代表开展资源精准鉴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稳面积、提单产,突出“五良”协同,深入实施主粮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再上新台阶,突破1600亿斤大关,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龙江粮”。鹿文成代表“我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食用大豆生产基地,国家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以来,在挖潜力扩面积的基础上,大面积提单产尤为重要。现在看我省大豆单产水平与大豆主产国相比还有很大挖掘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作出龙江新贡献。对此,省人大代表王迪建议,提升耐盐碱水稻种源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能力,建设国家级盐碱地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盐碱地综合利用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培育应用耐盐碱水稻品种及其配套关键技术是一项重大工程。”王迪代表介绍,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
主办单位:2024澳门原料网1688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2024澳门原料网1688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