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十四五”时期,是我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优化学科结构、拓展科研领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三农”服务水平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四五”规划,对全面建设高水平研究所具有重大意义。
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三五”期间我所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项科研任务107项,总经费额度为3388.8万元。审定、登记新品种7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41个;累计推广面积2000余万亩。实现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收入3156万元。完成国家、地方农业标准10项;发表学术论文63 篇,其中SCI 11篇、国家一级学术期刊18篇;主持和参与编著4部;获得成果奖励项4项,其中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共培养5名博士,引进博士4名、硕士3名。建立省级学科1个、院级学科5个,拥有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2人。召开品种展示现场会22多场,参与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台的“三农最前线”、黑龙江公共农业频道“科技助农在线帮”“黄静惠农帮”以及各地区电视台节目录制工作17余次,点击量达10万人次。进行农民进行科技培训43多次,培训人数近5000人,发放培训资料20000余份。为推动我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现代农业主战场、面向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坚持培养人才强所、科技创新兴所、服务三农活所不动摇,力争把我所建成国内同类研究所中综合实力较强的研究所。
三、“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
按照全院“十四五”时期的总体部署开展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加强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继续优化学科结构、拓展科研领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把科研力量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增强产业支撑引领作用、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四、“十四五”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
通过5年的努力,使我所成为黑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机构,种质资源保有量达到省内最多、类型最丰富;平台建设上达到设施齐全、人才搭配合理、研究手段先进。继续保持小麦、杂粮杂豆新品种选育的优势学科地位。加强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哈尔滨)分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作物品种综合测试站。继续加强党建工作,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五、“十四五”规划的具体任务目标
1、建设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收集保存作物种质资源3万份以上;
2、建设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3、建设杂粮研究中心;
4、争取各级课题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
5、争取审定、登记、认定农作物新品种50个;
6、争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50个;
7、完成植物新品种测试任务3000份;
8、实现年均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收入500万元以上;
9、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引进硕士学位以上青年科研人员10名;
10、力争获省政府二等奖以上奖励2项。
六、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路径
(一)种质资源学科
规划目标:
建设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收集保存作物种质资源3万份以上;建设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申报成果科技奖励1项。引进人才1-2名。
重点任务:
1、组建种质资源研究团队。整合现有研究力量,并通过引进人才,组建一支5人的专业研究团队,专门从事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利用工作。
2、种质资源中期库建设。整合资金建一座种质资源中期保存库,库容量10万份。
3、种质资源征集与保持。将现有的资源材料进行扩繁,按照入库标准进行入库保存。争取完成3万份种质资源入库量。
4、申报省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重点在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创新种质材料,实验室建成后申报省重点实验室。
5、申报成果奖励。利用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成果,申报省政府科技奖励。
(二)小麦学科
规划目标:
构建强筋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各类型小麦新种质20-30份并在育种中加以利用;审定推广强筋类小麦新品种3-5个,并配套建立强筋小麦亩产350公斤以上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在服务区占有率达到70%以上;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5-10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至少2篇);年均成果转化100万元以上; 申报成果科技奖励1-2项。引进人才1-2名。
重点任务:
1、优异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种质创新重点:综合性状相对较好的超强筋材料、强筋(或丰产)抗赤霉、根腐材料、强筋抗穗发芽材料等。品种选育重点:强筋类小麦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2、加强主要目标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研究与应用。继续重点开展超强筋主效基因Glu-B1D(5+10)、Glu-B1al、Glu-A3、较高支链淀粉含量主效缺失基因Wx-B1和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1等优异基因定向导入与分子标记辅选技术研究应用。尝试开展抗穗发芽、抗白粉病及1B/1R的分子检测、回交转育及标记辅助选择。
3、完善以花药培养为核心的单倍体快速转育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优化花药培养相应技术,不断提高愈伤组织的转化率与单倍体的加倍率,扩大花培育种规模。
4、建立以矮败小麦为核心的优异种质创制利用平台。重点构建并完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中抗赤霉等三大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不断提高群体目标性状频率与轮回选择效率。
5、核辐射与体细胞变异结合创制新材料。 利用新型诱变技术—高能重离子、质子辐射技术处理当地主栽品种原始纯合种子,田间M1代取其幼胚离体培养,构建“新型诱变技术+体细胞变异+温室加代+田间管理”诱变技术体系,创制突变新材料。
6、核辐射DNA结合花粉管介导法提高生物分子诱变效率的研究。继续利用软X射线仪作为辐射源,照射高粱谷子等抗旱作物的DNA,然后花粉管介导,诱变当地主栽的小麦品种龙麦35和龙辐麦22等强筋品种,根据后代的抗旱性的变异效果,确定中子仪照射剂量与外源DNA浓度等最佳组合的诱变效率,创制的抗旱突变体,纳入育种程序。
7、突变机制的研究。针对部分突变体,配置遗传群体,开展基因定位。前期获得的抗病突变体14m862、矮秆晚熟突变体14m868与其亲本07-1037和龙麦35分别配制杂交组合,田间种植F2群体结合性状调查,定位突变基因。
8、继续开展利用小麦近缘野生近缘种属材料及人工合成小麦进行小麦品种抗病、抗逆性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黑龙江省小麦生产的新变化,聚合主要病害抗性和优质强筋特性;加强小麦属间杂交研究,尤其要在利用中间偃麦草(天蓝冰草)进行小麦遗传改良上要取得更大的进展。
9、继续开展国际合作工作。开展与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技术合作,除品种资源交流外,重点在抗旱性鉴定技术、赤霉病遗传改良技术和单倍体育种技术开展合作研究,以期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10、新技术研究与利用。尝试开展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利用人工免疫技术创造抗病新种质研究等。
(三)高粱学科
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要在原有研究项目的基础上,积极申请新的研究课题,重点申请科技支撑、省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申请。重点加快新高粱组合龙杂25和糯粱3号的登记推广工作,对近年推广的新品种龙杂19、龙杂20、龙杂21、龙杂22等新品种进行新品种权的申请,为品种推广和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重点任务:
1、专用高粱品种选育
选育适于机械化栽培的酿造高粱专用品种3~4个。选育糜子一级分枝长度≥40cm、公顷经济产量(糜子+籽粒)≥7500公斤的抗病、抗倒帚用高粱新品种1个。
2、高粱抗性种质资源鉴定筛选与机理研究。在 “十三五”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抗旱和耐盐碱种质资源鉴定筛选工作,并对对筛选出的优异资源进行抗性机理研究。
3、高粱氮高效利用途径研究。通过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组装,建立水氮高效利用技术及配套栽培模式,实现高粱节水、节氮、资源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
4、推广种植技术研究
(1)高粱资源高效利用途径研究。以氮高效利用品种为核心,通过水肥运筹、合理密植、播期调控等相关农艺措施处理,创新高粱高产与资源高效利用栽培技术模式,进行高产攻关,培创高产样板。
(2)春播特早熟高粱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研究。通过专用品种选择、氮肥减施增效及农机农艺配套相结合,集成创新以“高产、优质、绿色、宜机收、易推广”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
(3)高粱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模式化研究 。与酿酒、饲料、笤帚等加工企业合作,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生态、生产优势,研究推广“专用品种+基地+加工企业”的生产模式,促进产业发展。
5、加强横向联合。加强与其他研究单位的横向联合,开展多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辽宁农科院及山西省农科院的联合研究,在抗旱、耐盐碱、高粱氮高效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豆类学科
规划目标:
深入开展食用豆及大豆新品种选育、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食用豆及特用大豆功能营养研究等应用研究。实现食用豆登记品种5-8个,审定大豆品种3-5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8-10项,新申请省级以上课题5项以上,制定或修订地方标准1-2项,申报省级奖项1项,发表科研文章10-15篇。
重点任务:
1、早熟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选育适合黑龙江省三、四、五积温带大豆早熟品种3-5个,建立早熟示范区2-3个,加快早熟大豆推广速度,预计推广早熟大豆品种200-300万亩。
2、优质、多抗、功能型食用豆新品种选育
选育高蛋白、高淀粉食用豆品种2-3个;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结合杂交手段选育抗菌核、抗细菌性晕疫病等多抗品种1-2个;选育含有高含量α-淀粉酶抑制剂的功能型的芸豆品种1-2个;选育适合豆沙加工的直立、早熟红小豆1-2个。
3、豆类新品种配套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早熟大豆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形成“龙豆”号大豆品种配套栽培技术1套;通过最适密度、施肥量等研究,集成早熟红小豆最佳栽培模式1套。
4、抗菌核田间资源筛选及方法探索研究
探索研究大田接种和鉴定标准,为申请大豆菌核病长期鉴定圃奠定基础;筛选抗菌核病资源1-2份,挖掘抗菌核相关基因1-2个。
5、基于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定位普通菜豆晕疫病抗性基因研究
开展晕疫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分析、自然群体晕疫病抗性评价、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定位晕疫病抗性基因等研究,挖掘普通菜豆抗晕疫病基因/位点3-5个;创新晕疫病抗性种质资源3-5份;发表论文2篇。
6、平台建设
推进食用豆功能食品研究及产业化探索,制定食用豆食品鉴定标准,建立1个食品鉴定评价平台。
7、联合攻关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哈尔滨)、2024澳门原料网1688食品研究所合作,联合攻关芸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食品评价标准等工作。
8、服务三农
继续加强在引龙河试验示范基地、讷河科技示范园区、尖山、嫩江农场、五大连池科技园区等地技术指导服务,促进“科研+公司+农户+基地”产业模式的发展,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以示范区为依托,结合品种展示、技术培训、网络直播等多种方法,普及现代农业知识,促进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
(五)谷糜学科
规划目标:
重点选育适合黑龙江省高寒区域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登记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2-3个。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篇以上;申报成果科技奖励1项。引进人才1-2名。
重点任务:
1、谷子新品种选育。重点选育抗拿捕净和咪唑乙烟酸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同时加强早熟抗除草剂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力度,以满足黑龙江省第四、第五积温带谷子品种需求。
2、精简化谷子栽培技术研究。针对现有谷子品种特点,在当前生产栽培模式基础上,优化各项栽培技术,构建与品种相适合的栽培模式,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发挥抗拿捕净谷子新品种的除草优势,在完善单项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与抗拿扑净谷子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方案1套。
3、加强谷子示范推广。在十四五期间,对现有品种加大推广和示范力度,在肇东、肇源、兰西、宾县等示范基地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示范;进一步加强与谷子专业合作社、食品加工企业及种业公司等单位合作,加强成果转化。
(六)藜麦学科
规划目标:
重点选育适合黑龙江省高纬寒地种植的藜麦新品种,登记新品种2个,获得新品种权2个,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篇以上。
重点任务:
1、藜麦新品种选育。选育适宜黑龙江省高纬寒地种植的藜麦新品种2个,填补省内藜麦栽培品种空白。
2、藜麦栽培技术规程。制定完成《黑龙江省藜麦种植规程》,为黑龙江省藜麦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3、学科平台建设。建设“寒地藜麦资源研究中心”,全面开展藜麦资源研究工作。
(七)水稻学科
规划目标:
保持学科稳定,继续开展水稻商业化育种工作。
重点任务:
选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2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5个,创制优异水稻新种质150份,实现成果转化100万元。
(八)大麦学科
规划目标:
搜集大麦种质资源50份,创制大麦优异新种质10份,其中高蛋白15%以上2份、高β-葡聚糖6%以上、支链淀粉在85%以上2份、高浸出80%以上、黑、紫、兰种皮颜色各2份,登记审定食用、饲用及啤酒大麦新品种3-5个,完成专用大麦品种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推广面积3-5万亩。完成地方标准1-2项。加强大麦生产加工研发,对接企业及种植大户2-3个,实现成果转化1-2项。
重点任务:
1、大麦特异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利用及创新研究。广泛引进国内外大麦特异种质资源,进行资源鉴定,筛选不同特点的特异资源加以利用,为新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提供资源基础。
2、大麦抗病性研究。利用大麦叶斑病优势菌株,鉴定筛选抗源资源,配制抗感组合,进行基因定位,辅助抗性育种,选育抗病品种。
3、特用、专用大麦新品种选育。进行特用专用大麦新品种选育。主要进行高蛋白、高β-葡聚糖高、支链淀粉、深色(黑色、紫色)种皮等特异性状的食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同时进行粮草双高的饲用大麦的新品种选育
4、加强与食品、酿酒、饲料等加工企业合作。继续保持与健康米、麦绿素茶、大麦青茶及大麦青稞酒等加工企业的对接合作研发,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延伸。加强跨省际合作,提高研发水平,开辟大麦加工利用途径。大力宣传大麦青稞的利用价值,使其在企业转型中发挥作用。利用东北的生态、生产优势,探索研究推广“专用品种+基地+加工企业”的生产模式,建立绿色食用保健大麦的生产加工基地,促进产业发展。
(九)测试中心
规划目标:
完成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DUS测试任务3000份;制定DUS测试操作手册一本;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篇以上;年均技术服务创收200万元以上。引进人才1-2名。
重点任务:
1、完成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任务,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高质量按时完成管理部门安排及社会委托的新品种DUS测试任务,进一步增强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针对本地区农业生产和品种管理的需求,加强技术合作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2、构建高纬度高寒地区农作物品种数据库。取在2-3年内按照国标版测试指南对现有已知品种进行表型数据和图片采集,构建新的表型数据库。
3、开展相关标准、技术规程的研制。针对即将完成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加强开展实质性衍生品种(EDV)的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我国主要作物的EDV 鉴定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针对高纬度高寒地区已有DUS测试指南的主要农作物进行测试操作手册的研制工作。
4、开展植物品种特性鉴定与创新研究。充分发挥“国家农作物品种测试站”的作用,积极开展植物品种抗旱、耐盐碱、抗病等特性鉴定和创新研究。在服务我省及高纬度地区植物品种特性鉴定的同时,在一到两个作物上开展创新研究,丰富学科研究内容,提高研究水平。到十四五末,争取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一篇:作物资源研究所2022年工作总结和 2023年工作安排
下一篇:资源所十三五总结
主办单位:2024澳门原料网1688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2024澳门原料网1688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